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二〇一四年五月



2013年,德州学院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齐心协力、艰苦奋斗、锐意进取,抓重点、破难点、创亮点,积极开展协同育人,扎实推进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教学质量取得长足进步。根据《山东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编制发布2013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的通知》精神要求,现将我校2013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如下:

一、本科教学基本情况

(一)学校定位

1.办学定位 

德州学院秉持地方性、应用型、重特色的办学定位,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亮校、依法治校、开放兴校的发展战略,坚定地走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努力建设服务区域、应用为本、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

2.培养目标 

学校培养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以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工作快的技术类、复合类应用型人才为主,适度培养从事设计、生产管理的工程类应用型人才以及进一步深造、可从事应用技术研究和开发工作的研创类应用型人才。

3.服务面向 

学校扎根德州、立足山东、辐射周边、服务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着力打造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区域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地方政府决策咨询基地、区域文化教育基地。

(二)专业设置

2013年,学校设有本科专业62个,双学士学位专业6个。专业设置涉及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1.1 德州学院2013年本科专业设置一览表

序号

学科门类

专业类

专业名称

比例(%

1

经济学

经济学类

经济统计学

3.23

2

经济与贸易类

国际经济与贸易◆

3

法学

法学类

法学◆

3.23

4

马克思主义理论类

思想政治教育

5

教育学

教育学类

学前教育◆

6.46

6

小学教育

7

体育学类

体育教育

8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9

文学

中国语言学类

汉语言文学

8.07

10

汉语国际教育

11

外国语言学类

英语

12

日语

13

新闻传播学类

新闻学

14

历史学

历史学类

历史学

1.61

15

理学

数学类

数学与应用数学

19.36

16

信息与计算科学

17

物理学类

物理学

18

应用物理学

19

化学类

化学

20

地理科学类

地理科学

21

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

2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

23

生物科学类

生物科学

24

生物技术

25

统计学类

应用统计学

26

心理学类

应用心理学

27

工学

机械类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32.26

28

材料类

材料化学

29

能源动力类

热能与动力工程

30

电子信息类

电子信息工程

31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32

自动化类

自动化

33

计算机类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34

网络工程

35

化工与制药类

化学工程与工艺

36

制药工程

37

生物制药

38

纺织类

纺织工程

39

服装设计与工程*

40

非织造材料

41

交通运输类

交通运输

42

汽车服务工程

43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

环境工程

44

生物工程类

生物工程

45

建筑类

风景园林

46

食品科学与工程类

食品质量与安全

47

农学

植物生产类

园艺

3.23

48

动物生产类

动物科学

49

医学

护理学类

护理学

1.61

50

管理学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9.68

51

工商管理类

会计学◆

52

工商管理◆

53

市场营销

54

公共管理类

公共事业管理

55

行政管理

56

艺术学

音乐与舞蹈学类

音乐学

11.29

57

音乐表演

58

美术学类

美术学

59

设计学类

视觉传达设计

60

环境设计

61

产品设计

62

服装与服饰设计

合计

11

39

62

100

注:★标记为省级特色专业,*标记为国家级特色专业,◆标记为双学士学位专业

(三)学生情况

1.学生人数 

2013年,学校全日制在校生22757人,其中本科生19209人,占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的84.41%,专科2793人,五年一贯制755人,折合在校生23931.6人。

2.生源质量 

2013年,学校在全国24个省、市、自治区共招生6389人(省内5423人,省外966人),其中普通本科生4733人(省内3767人,省外966人),普通专升本学生607人,普通专科生1049人。2013年有42个本科专业文理兼招,24个本科专业设置专业方向,生源充足,生源质量较高。山东省普通文理类本科一志愿报考率达103.63%,其中文史类最低录取分为524分,高出省属二本分数线18分,理工类最低录取分为488分,高出省属二本分数线17分。省外普通文理类本科一志愿报考率为80.54%。本科新生报到率为97.15%

二、师资与教学条件

(一)师资队伍

1.师资队伍数量与结构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学校多措并举致力于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双师型教师引进培养力度,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成效。

2013年,学校共有教职工1745人,其中专任教师1238人,外聘教师184人,生师比为16.83:1专任教师中博士151人,硕士590人,教授110人,副教授463人,讲师594人,专任教师队伍的年龄、职称、学位和学缘结构日趋合理。

德州学院2013年师资队伍统计表

年龄结构

35

36-45

46-55

55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386

31.2

473

38.2

309

24.9

70

5.7

职称结构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以下

110

8.9

463

37.4

594

48

71

5.7

学位结构

博士

硕士

学士

其他

151

12.2

593

47.9

448

36.2

46

3.7

学缘结构

本校毕业

外校毕业

省内学校毕业

省外学校毕业

30

2.4

1208

97.6

780

63

458

37

学校通过多种途径,进一步加大引进人才力度,支持骨干教师(以青年教师为主)的海外留学和研修工作。2013年引进和培养博士、副高以上等高层次人才62人;派出省教育厅资助国际、国内访学等各类进修36人;1人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获山东省突出贡献科学家称号,2人获山东省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人文社科基地)首席专家称号。

学校现有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国家级优秀人才8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省级优秀人才26人、德州市首席专家等市级优秀人才25人。学校大力建设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人才队伍,积极推进双师型队伍建设,拥有双师型教师166人,近三年选派75位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聘请相关企业和产业领域的130位高级技术人员作为我校的兼职教师。学校还聘有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内著名学术机构和高等院校兼职教授128人,其中院士5人。

 

 

 

 

 

 

 

 

德州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会议

2.主讲教师与教授上课情况

学校严把主讲教师上岗关,重视主讲教师以及教师上岗前的资格审查;重视本科生核心课程主讲教师的选拔;积极落实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在职称评定和岗位聘任工作中,将为本科生上课作为对教师的一项基本要求,《德州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推荐评审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教师申报高级职称应承担的本科教学工作量的具体要求,在各院(部)岗位聘任、津贴发放过程中,对教授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量均做了严格规定。

2013年,我校符合岗位资格的主讲教师119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6.53%。学校聘任教授岗位110人,教授占主讲教师的9.21%;全校开设本科课程总数1764门,教授授本科课程213门,占总课程的12.07%。主讲本科课程的教授103人,占聘任教授总数的93.64%

(二)经费投入

2013年,学校积极拓宽经费来源渠道,多方筹集办学经费。学校以“新型功能材料协同创新实践平台”、“生物技术协同创新平台”两个省级重点学科建设项目,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资金1000万元;争取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建设项目资金600万元,进一步强化了“服装设计与工程教学实验中心”和“化学与化工教学实验中心”两个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的建设力度。

学校本科教学日常运行经费共投入2867.67万元,生均经费为1492.87元,占本年学费收入的30.45%;教学专项经费投入1383.43万元,生均720.20元;本科实验教学经费和本科实习经费投入也逐年增加(见附表)。

德州学院2013年教学经费投入统计表

项目

经费总额(万元)

生均(元)

本科日常教学运行经费

2867.67

1492.87

本科教学专项经费

1383.43

720.20

本科教学实验经费

259.30

135.00

本科教学实习经费

193.85

100.92

注:按学生人数19209人计算。

 

(三)教学条件

1.教学用房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1347478m22021.21亩),生均占地面积59.21m2。学校现有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344145m2,其中教室面积82134m2,图书馆面积23918 m2,实验室、实习场所面积144610 m2,专用科研用房面积34130 m2,体育馆7302m2,会堂面积4978m2,行政办公用房47073m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15.12m2

2.教学科研仪器设备

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437.05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5797.68元,其中单价10万元以上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139台(件),价值3913.64万元。当年新增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0.57万元。

3.实验室基本情况

2013年,学校建有19个实验教学中心(实验室),拥有各类实验室110个,山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筹建)2个,形成了以学科和专业发展规划为引领,突出基础教学,布局结构合理,资源配置优化,开放共享的1+3+1(教学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公共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科研实验室;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的实验平台体系。学校建有稳定的校内、校外(校企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中心)343个。

 

 

 

 

 

 

 

 

 

 

 

山东省高等学校骨干学科教学实验中心

建设工程项目绩效考评专家组来校指导工作

 

4.图书资源与信息化建设

学校馆藏图书193万册,中外文印本期刊1787种,电子图书44万种,电子期刊14209种,拥有中外文数据库共计26个。我校坚持纸质文献与电子文献相互补充,实体文献与虚拟文献并行发展的文献资源建设理念,构建了学科门类齐全、重点学科突出、多类型多载体多语种的文献保障系统。学校现为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CALIS)成员单位。与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CASHL)、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家图书馆等全国性文献保障服务系统常年保持直通链接关系,开通了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业务,形成了多层级文献资源共建共享的保障服务体系。

 

 

 

 

 

 

 

 

山东省教育厅正厅级巡视员陈光华在图书馆指导工作

 

2013年学校信息化建设共投入经费195万元,其中建设经费145万元,运行经费50万元。目前全校网络信息点达到8000多个,无线接入点30个,校园网出口总带宽增加到2000Mbps,数字精品课上网门数达600多门,电子邮件注册用户总数8000多人,数字资源45000GB,其中电子图书8300GB。学校不断加大网络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力度,网络中心到学校各建筑物之间实现10万兆链路连接,达到全省高校先进水平。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成效显著,实现图书借阅、财务综合收费、学生公寓用电管理、校园网收费等方面的“一卡通”管理,教务管理、教务办公、教学质量评价、学生管理等系统均运行良好,能较好地满足学校教学管理需要,为全体师生员工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提供了一个全方位的信息化生活环境。

三、教学建设与改革

(一)人才培养

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在前期扎实工作的基础上,我校进一步提升创新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培养“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并紧紧围绕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开展顶层设计研究。2013年,我校深入开展了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出版了学术专著《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并将研究成果在全校推广,指导我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一是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系统化改革,深化人才需求调研、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专业质量标准;二是进一步丰富“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突出厚德品质和全球视野,确立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三是在人才需求调研的基础上,26个专业制定了校级专业质量标准,包括《专业规范》和专业必修课《课程教学规范》、《教学大纲》。其中服装设计与工程等12个专业,国家还未制定《专业规范》,德州学院的做法填补国内空白。服装设计与工程、纺织工程、会计学专业的《专业规范研究》已分别由高水平出版社出版;四是进一步深化了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实践教学改革,大力开展研究性、探究式、启发式、互动式教学,使之更加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

 

人才培养研究专著、专业规范、人才培养方案

 

2.修订人才培养方案

为突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特色,学校依据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和教育部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的专业规范,结合我校近年来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情况,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社会经济发展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和社会人才需求开展周密调研,在此基础上经过反复论证并参照社会行业意见,组织开展了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此次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更加注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奠定了基础。

学校在扎实开展学科基础平台课程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建设的同时,积极推进专业选修课程的建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在新修订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各专业均根据自身的学科特点,为专业选修课和实践教学环节赋予了充足的学时和学分。其中,文、法、经、管类专业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为22.33%,理、工、农、医类为18.2%;文、法、经、管类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比为16.71%,理、工、农、医类为18.87%。全校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平均为19.53%,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比例平均为17.89%

 

德州学院专业选修课、实践教学学分比例统计表

序号

学科

选修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

1

经济学

26

16

2

法学

24.67

16.25

3

教育学

26.45

14.4

4

文学

18.79

15.1

5

历史学

19.78

14.29

6

理学

21.31

17.49

7

工学

16.03

19.98

8

农学

18.6

14

9

医学

15.4

27.5

10

管理学

20.3

15.76

11

艺术学

23.6

21.21

3.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2013年,学校将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积极推进专业大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有利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育人体系。

第一,进一步完善了“四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鼓励高水平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增加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

第二,形成了实验室共享和开放机制,优化了资源配置,建立了开放共享的实验平台体系。

第三,积极实施实验技术项目立项。2013年度实验技术项目立项31项,自制仪器设备立项7项。

第四,多措并举,强化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一是加大“双师型”教师培养力度,制定政策鼓励教师到企业做“访问工程师”,提高教师工程能力;二是增加实践教学经费投入,保障实习、实验等实践教学环节的经费需求;三是加强校内实训中心建设,保证校内实习实训的质量;四是通过开设第二课堂拓展学生视野,深化专业素质,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学生“求创新”和“重责任”的意识;五是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督导力度,制定了部分专业实习标准。

第五,不断强化本科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分类指导,积极改革服装设计、医学、艺术设计、音乐表演等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单一写作方式。加强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定期开展毕业论文(设计)专项检查,并通过“中国知网”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学术不端抽检。2013年,学校共评选出优秀毕业论文29篇,其中10篇获山东省优秀毕业论文奖。

第六,积极争取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3年我校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35项,其中,创新训练项目26项,创业训练项目8项,创业实践项目1项,推动了我校大学生创新训练活动向纵深发展。马暖暖、赵露同学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并在大会上做专题报告,进行学术交流,受到与会者的肯定与鼓励;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石晓庆在创新创业实验班的学习过程中,学习了相关知识、积累了创业技能,积极筹备注册成立德州明朝食品有限公司。

第七,大力开展科技文化竞赛活动。2013年,学校学生约10000余人次参加各类竞赛,参与指导教师人数达800余人次,其中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际赛事、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节能减排、智能车、交通科技等教育部高教司组织的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等教学指导委员会开展的竞赛等高水平赛事中,共获得国际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全国特等奖3项,一等奖80项,二等奖170项,三等奖196项。(详见附表:德州学院2013年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部分获奖统计表)

2013年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调查和科技竞赛中,机电工程学院学生赵林和他的团队获得了全国一等奖,他们设计的太阳能电动车引起了德州一家公司的浓厚兴趣,赵林就此萌生了创业的想法,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支持帮助下,开始筹划建立自己的公司。

 

 

 

 

 

 

 

 

 

 

马暖暖、赵露同学参加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德州学院与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签约仪式

 

 

 

 

 

 

 

 

 

 

德州学院与江苏天马医药集团产学研合作签约仪式

(二)教学建设

1.专业建设

2013年,学校面向“蓝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国家战略、“一圈一带”(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和西部经济隆起带)省级战略和德州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一步加强了能源与机械类、食品生物类、纺织服装类、信息与管理类、化学化工类、教师教育类等6个应用型优势与特色专业群建设力度,并取得显著成效。其中,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专业,同时,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被确定为2013年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立项项目。生物制药、非织造材料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3个新上专业获批,学校专业总数增加至62个;新申报俄语、物联网工程、城乡规划等3个专业,学校专业结构更趋合理,更加符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2.课程建设

2013年,学校继续大力开展课程建设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实施“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充分发挥精品课程在全校课程建设与改革中的示范作用。学校进一步完善了“精品课程建设软件”、“两课网络课程”、“题库建设平台”、“在线考试平台”、“英语网校”等系统,同时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适应学校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的优质课程群。《数据结构》、《管理信息系统》、《大学语文》等3门课程获2013年度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立项;申报建设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实践系列课程群”、“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基础课程群”和“中国文学系列课程群”等3个山东省省级精品课程群,学校省级精品课程达到36门,形成了一批适应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精品课程。

3.教材建设

学校强化教材建设,把教材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坚持选用优质教材,加强教材选用过程质量监管制度,形成了从教材建设立项(编写、出版)到认证、评比和选用等一整套规范体系。2013年,我校教师主编出版教材16部,参与编写教材9部,并将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基于‘四位一体’理念的创业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成果《创业基础案例与实训》、《创业营销》等7门教材作为校级教材建设立项项目进行建设。

 

 

 

 

 

部分公开出版教材

4.校园文化建设

2013年,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校园文化阵地建设,以品牌化、项目化活动建设为依托,形成了具有德州学院特色的校园文化,营造了良好的文化育人环境。

一是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团属校园文化活动的实施意见》,鼓励各基层团组织围绕学校育人的根本目标,以青年学生思想引领与成长服务为工作着力点,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各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与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

二是积极搭建品牌化、项目化的校园文化新平台。按照“大型活动全校统筹,力求精品化;中型活动依托院部,力求特色化;小型活动依托班级和社团,力求普及化”的原则相继开展了“科技文化艺术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寻找成长榜样,实现青春梦想”活动、“法律、心理知识校园巡讲”、“我身边的成长榜样”优秀大学生事迹巡讲等精品活动;举办了学雷锋主题教育活动、纪念五四运动大学生合唱比赛、“我的中国梦”主题团日活动、大学生辩论赛、十大歌手比赛、礼仪大赛、金话筒主持人大赛等传统经典校园文化活动,形成了内涵深刻、形式新颖、影响持久、特色鲜明的共青团文化特色;

三是积极开展了共青团项目化运作工作。20136-7月,学校开展了共青团项目化运作的立项申报工作。经遴选,一批选题角度独特、创新性强,符合新形势下共青团新发展、新变化,具有极强的研究实践价值的申报项目获得立项建设,实现了“一团一品”的工作目标。

四是积极培育校园文化建设的新亮点。20139月,学校团委牵头组建的大学生礼仪协会、表演协会、主持与演讲协会三个社团开展了纳新工作和品牌活动。截至2013年底,学校共有校级社团75个,登记在册社团成员5000余人,学生社团已成为我校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和第二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广大学生健康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和环境。

 

 

\2013年校园十大歌手大赛       大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暨

第三届国际文化节

纪念“五四”运动94周年合唱比赛  高雅艺术进校园专场音乐会

 

(三)教学改革

1.“本科教学工程”项目

我校积极开展“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建设,发挥建设项目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上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2013年获批省级以上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9项,其中山东省本科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山东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项目3个,获批山东省本科高校精品课程15门。

2. 教学改革研究

2013年,学校教学改革研究工作扎实推进,在大学生创新素质教育、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构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第一,形成了一批标志性研究成果。承担并完成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11项,其中3项获研究成果一等奖,3项获研究成果二等奖,5项获研究成果三等奖;积极开展山东省教育系统调研活动,形成调研成果50余篇,其中获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成果质量和获奖数量在全省名列前茅;非织造材料专业获批山东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建设项目,获得省财政企校共建工科专业专项经费60万元。

第二,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研讨活动。一是邀请校内外知名教学研究专家举办形式多样的专题报告20余场次,交流教学经验,分享教学成果,提升教学理念;二是组织教师参加多种形式的教学比赛活动。2013年,学校组织59名教师参加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我校教师获得山东省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获奖总数在山东省本科高校中排名第5位,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在2013年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中,学校实现了参赛成绩的新突破,获得全国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22项,我校同时荣获“第十三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组织奖”。在2013年全国微课程大赛中,我校教师获得全国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6项,最佳人气奖1项。在学校举办的研究性教学比赛中,广大教师大胆创新教育教学方法,积极采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受到了专家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第三,积极进行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2013年,我校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期刊发表教研论文113篇,其中核心期刊52篇,对教学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起到了良好作用

3. 科研支撑教学

2013年学校积极实施科研促教学一体化工程,有效的推动了教学与科研双向互动,促进了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一,加大了学科建设力度,学科水平显著提高,进一步夯实了本科专业教学基础。一是领军人才崭露头角。徐静教授被聘为教育部高等学校纺织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王吉华教授获生物物理重点学科、功能大分子生物物理重点实验室首席专家称号;二是科研平台建设有新的突破。2013年与德州德药制药有限公司联合建立山东省新型药用辅料与缓控释工程实验室获省重点实验室项目立项,并获得山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实验室建设经费40万元;三是科研成果质量有了显著提升。2013年学校教师争取国家级科研课题8项,省部级课题32项,省高校科研计划项目3项。获得省部级科技奖6项、市厅级科技奖150项。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39部,发表科研论文660篇,其中SCI收录72篇、EI收录33篇,CSSCI核心库论文32篇,CSSCI扩展库论文17篇。申请专利82项,其中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外观发明专利5项。获得专利授权177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168项,外观发明5项,专利成果转让1项。授权专利中教师专利授权26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2项。

第二,充分借助科研平台优势,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培养计划,科研对教学的支持能力进一步增强。2013年,我校学生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活动,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694篇,其中核心期刊11篇,SCI收录6篇,EI核心1篇;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40项,获批实用新型专利155

 

 

 

 

 

 

 

 

 

 

 

多功能水杯          光雨互补发电节能路灯

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创业大赛   国家一等奖

 

第三,充分借助科学研究成果,积极实施教材更新,科研反哺教学的效果进一步凸显。学校教师充分利用在科学研究中形成的成果,建设成了一批具有学科特色、专业特色的实践教材,其中《中国传统文化精要》、《化学工艺学》等4部教材获德州学院2103年优秀教材一等奖,这些高水平高质量的教材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而显著的作用。

四、质量保障体系

(一)教学中心地位

学校始终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学校的根本任务,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坚定不移地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宗旨,以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重点,不断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2013年,学校先后多次召开党委会和校长办公会,专题研究本科教学工作,着力解决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一步强化了校领导联系院部制度、校院(部)领导听课制度、教育教学督查指导和现场办公制度。

20133月学校召开教学工作会议,继续突出了以协同育人的“大教学”理念为引领,以特色名校建设的要求为标准,着力推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再上新台阶的教育教学目标,并对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学改革、体制机制、管理措施、教学保障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扎实推进本科教学工作。

学校党委会议专题研究教学工作   德州学院2013年教学工作会

(二)保障体系建设

2013年,学校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形成了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全过程管理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1.制度体系建设

为了适应本科教学管理的新情况,规范教学管理,2013年学校对《德州学院教学工作管理规定》、《德州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暂行规定》、《德州学院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等系列管理文件和制度进行了修订,进一步完善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体系,改革学校本科专业评估、课程评估、实验实习教学评估、课堂教学质量评价、院(部)教学质量评价制度,保证了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质量的监控、评估、分析和改进。

2.管理体系建设

教学管理继续实行“一个考核、一个系统、四个检查、四种形式”机制。通过教学单位教务管理考核,把各项教务管理工作纳入考核内容,提高了教学单位教务管理工作效率;进一步拓展教务管理系统功能,新开发了手机教务管理系统、考试管理系统等,教务管理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每学期组织教学巡查、期中教学检查、试卷复查、期末考试纪律检查等四次重大教学活动;建立了教务例会制度,定期总结、通报工作完成情况,并通过发放“教务通知”,部署近期的教学工作;建立了教学通报制度,对教学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全校通报;建立了教学信息发布制度,对教学工作过程中新举措、取得的成绩及时通过“教学信息简报”发布;实行双学位双专业制度、学业预警机制、一事一文制度,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3.督导监控体系建设

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和院(部)两级督导评价考核工作组的职能,依据理论类、实验类、技能类等课程评价指标体系对全校600余名任课教师课堂教学进行督导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教师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各类教学评优评先、教学名师、骨干教师评选的重要依据。

二是进一步强化落实校院两级教学督导制度。通过综合督导、专项督导和日常督导,履行督教、督学、督管等职能,实现教学督导管理的常态化。2013年学校教学督导委员会专家听课950门次,学生专业技能测试318人次,院(部)领导、督导组听评课1600余门次。

三是继续完善学生评教、教师评学、同行互评质量评价体系。在教育教学实施过程中实现了对“教”与“学”两端重点监控,完善了以教师和学生为中心的“两大”评价体系。坚持基于教务管理系统的学生评教制度、教师评学制度、同行互评制度、课程满意度调查制度和学生教学信息员制度,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实行有效地监督,确保了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不断提高。

4.教学评估体系建设

2013年继续对17个本科专业实施专业评估,完成每个专业的评估报告,进行了情况反馈,被评专业对评估过程、结果做了认真总结,并针对存在问题制定了整改措施。

完善了院(部)教学工作评价机制。以院(部)2013年度教学工作质量评价为依托,实行教学单位教务管理考核和教学单位教学工作水平评价制度,对22个院(部)教学工作基本状态和人才培养质量包括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实验室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风与学风建设、质量监控等纳入评价内容,评价成绩作为学校支持院(部)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建立学校内部院部本科教学质量报告编制发布制度。

开展课程评估工作。出台《德州学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讨论稿)》,对教育教学观念的转变、现有课程体系构建基础的改革、课程质量标准及相应的考核评价系统的建立、精品课程建设计划的实施、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等工作作出安排,并开展了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建设情况的观摩和评估,有效的促进了课程建设水平的提升。

5.信息反馈与调控体系建设

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反馈以教务处为中枢,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人员、教学督导专家、教师信息员、学生信息员等组成。通过对生源质量、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教学环境、毕业生就业去向和就业质量、毕业生工作状况和成就感、用人单位的反映等信息进行分析归纳,及时对教学质量实施反馈与有效调控。

五、学生学习效果

(一)学习满意度

1.本科教学质量评价问卷调查

20135月至12月,学校教务处面向全校57个专业的学生开展“本科教学质量评价”问卷调查,8000余名学生通过登陆学校教务管理系统参加网上问卷调查。问卷内容涵盖专业课程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课堂教学、实践教学、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教风建设等方面,对学校本科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学生认为所学课程设置非常合理和合理的占 78.57% ,较上年提高1.43个百分点;对教师教学水平非常满意和满意的占86.8% ,较上年提高5.8个百分点,满意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2.专业培养满意度调查

201311月,学校教务处对34个本科专业开展人才培养情况满意度调查,问卷涵盖“专业教学计划”、“师资队伍”、“教学效果”、“教学条件”、“实验实习”、“教学管理”等9项指标。本次调查共回收调查问卷1980份。问卷统计结果显示平均满意率达83.63%,较上年提高3.2个百分点。

3.课程满意度调查

学校每学期末开展学生网上评教,2013年上半年参评学生人数为16723,网上评教参评率为95.2%;下半年参评学生人数为19875,网上评教参评率为96.2%。评教优秀率均达90%以上。20134月和10月,学校利用教务管理系统,组织20个学院万余名学生对全校570余名任课教师的894门课程进行满意度调查。共收到学生评价信息576483条,平均总体满意率为98.21%

(二)毕业与就业

1.毕业生基本情况

2013年本科毕业生4762人,授予学位4704人,学位授予率98.78%,结业40人;攻读研究生833人,占本科毕业生总数的17.49%。毕业生中71名学生取得双专业毕业证书,其中60名学生获得双学士学位。

2013年我校组织非体育专业本科生体质测试19321人,达标率为98.32%。其中,优秀1066人,占5.52%,良好7085人,占36.67%,及格10844人,占56.13%,不及格325人,占1.68%

 

 

 

2.就业指导工作

2013年,学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开拓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齐抓共管,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第一,多管齐下拓展学生就业市场。先学校后在3月、5月和11月,承办和举办山东省春季师范类毕业生供需见面会、德州学院夏季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和山东省高校毕业生秋冬季综合类就业市场等3次大型招聘活动。同时根据专业和生源地域特点,举办各种规模的中小型招聘会230多场,邀请到场的用人单位数量达到了2000余家,提供就业岗位30000多个。同时通过召开毕业生推介会、学生质量反馈会、座谈会、挂牌设立就业基地等形式,密切与地方主管部门和用人单位的联系与沟通。积极利用就业指导网站、QQ就业群、人人网“德州学院毕业生”公共主页、微博等无形就业市场,加强与用人单位进行业务对接和信息沟通,更及时、有效、便捷地将信息传递给毕业生。

第二,多措并举提升学生就业能力。2013年,学校就业(创业)指导中心继续面向全校学生举办了第九届“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月”和第十届“就业创业指导促进月”活动,根据各个学院的专业特点和就业现状,有针对性的举办师生座谈会和就业政策说明会,举办“就业心理咨询日活动”,向全体毕业生讲解本年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解决学生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确保了学生的顺利就业。“就业指导促进月”期间,举办“就业创业论坛”,邀请往年的就业典型代表召开就业报告会,转变毕业生的就业观念,正确分析自身的就业方向。邀请相关方面的就业专家,分别从应聘技巧、面试形象、心理素质等方面,举办大型讲座,为毕业生的顺利就业出谋划策,多方面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能力。

2013年,在学校组织参加的“山东省师范类高校学生从业技能大赛”和“山东省大学生综合素质大赛”等活动中,我校大学生1人获一等奖、6人获二等奖、5人获三等奖,在全省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开展“大学生模拟招聘大赛”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在2014山东省大学本科毕业生质量排行榜中,德州学院的毕业生质量列全省同类高校第1位。

截至2013622日,就业人数4667人,初次就业率98.01%

教育厅学生处长司金贵、校党委书记

李保海在山东省2013年秋冬季高校       第四届模拟招聘大赛

就业市场德州学院专场视察

(三)反馈与评价

2013年,学校利用邮寄问卷、电话回访、网络调查、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座谈、实地走访等多种形式,对德州皇明太阳能集团、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济南重汽集团、青岛海信集团等招聘我校毕业生比较集中的用人单位发放了就业质量反馈调查问卷1000份,开展了对我校毕业生质量满意度的调查。统计汇总结果显示,用人单位普遍反映我校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好、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过硬、工作中吃苦耐劳、勤学好问、上进心强,对我校毕业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实际工作能力的满意度为94%,较去年提升3个百分点,对我校毕业生思想政治素质和综合能力素质满意度达到了97%,较去年提升4个百分点。我校毕业生在各行各业表现优异,用出色的工作成绩和实际表现,为我校赢得了广泛的好评和社会美誉度。

2013年,教育部《高教领导参考》4次报道学校协同育人工作;《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媒体报道学校发展成绩5次;山东电视台等省级媒体报道学校成绩50余次;教育厅网站刊用学校信息74条,列全省高校第9名;德州日报、德州电视台等市级媒体报道学校成绩210余次;我校专家学者就经济社会发展等问题接受各级媒体采访70余次。

2013年部分媒体报道一览表

序号

时间

内容

类别

媒体名称

1

2013.11

德州学院师范类大学生开展教学实践活动

新闻

中国教育报

2

2013.15

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之路(一)

——德州学院“协同育人”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

高教领导参考

3

2013.16

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之路(二)

——德州学院“协同育人”机制的研究与实施

文章

高教领导参考

4

2013.17

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之路(三)

——德州学院构建“多元协同”德育工作模式

文章

高教领导参考

5

2013.18

地方本科院校特色办学之路(四)

——德州学院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探索与实践

文章

高教领导参考

6

2013.7

创业教育是必修课

新闻

光明日报

7

2013.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让毕业生学尽所用

以我校学生为典型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作了报道

新闻

山东电视台

《新闻联播》

8

2013.11

德州学院建立学生国际化发展交流新平台

新闻

山东省教育厅

9

2013.5

德州学院组建“梦想导师团”搭建学生服务平台

新闻

山东省教育厅

10

2013.3

德州学院体育学院“同片蓝天之下共享灿烂阳光”活动

新闻

中国大学生在线

11

2013.3

德州学院数学系举办“铭记雷锋精神”微博活动

新闻

中国大学生在线

12

2013.3

“大人文  大艺术”

文章

山东体卫艺教育

13

2013.6

德州学院音乐学院“弦舞雅韵”琵琶专场音乐会

新闻

山东商报

六、特色发展

(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德州学院遵循高等教育办学规律,结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在深入研究国内外同类院校办学实际的基础上,确立了“建设服务区域、应用为本、特色鲜明的地方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办学定位,明确了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向宽厚、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突出创新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严谨科学精神、丰富人文素养、面向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搭建了“厚基础、强实践、求创新、高素养、重责任”的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平台,构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和适应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的“层次、八模块”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建立了适用于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素质教育机制和“三位一体”的人才综合培养体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作为山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课题的研究成果的专著《地方本科院校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及100多篇相关论文等已在学校内推广。

积极探索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有效途径。学校不断完善“学程分段、方向分流、培养分类”的人才培养思路,实行“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实践创新教育”的培养模式。根据专业特点、培养目标、社会需求和学生个性发展需要,探索和实施个性化、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提倡研究性教学和开展大学生创新训练。以学生为中心,加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开展平等交流和讨论,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开放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推进个性化、探索性、创新型的研究性教学。鼓励教师吸收学生参与研究,指导学生发表论文和申报专利,开展广泛的大学生科技文化竞赛,以课题形式资助大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实施创业认知教育、创业体验教育、创业实践培育三层递进“金字塔式”创业教育体系。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就业观、成才观;在专业教育基础上,以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设置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的创业类课程;突出专业特色,通过举办讲座、论坛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创业知识和体验;广泛开展创业实践活动,将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创造条件,建立大学生创业实习或孵化基地。

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创新性”成效显著。学校通过规范组织机构、出台管理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完善保障机制、建设竞赛网站等措施,积极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大学生科技文化创新活动“六维”管理育人模式。为了营造创新教育氛围,优化创新教育过程,尊重创新教育成果,把教师实施创新教育的情况纳入教师的职称评审、津贴发放、年终考核的评审指标当中,提高了教师参加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将学生的创新活动以学分的方式记入学生成绩,激发学生参加创新活动的热情。2013年,德州学院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校大学生发表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国际、国家各类竞赛获奖均创历史好成绩。

(二)搭建“协同育人”平台,不断创新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德州学院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坚持以“协同育人”理念为引领,积极搭建校内协同、校企协同、校校协同、校所协同、校地协同、国际合作等多种“协同育人”平台,走出了一条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协同育人的成功之路。我校“协同育人”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做法,2013年在《高校领导参考》上连载4次,作为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课题后续研究成果,出版了专著《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协同创新与协同育人模式研究》。“协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已深深扎根于全校师生意识之中,工作做法与成效在校内外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高教领导参考》刊载我校“协同育人”办学成绩

一是学科专业间协同育人。学科专业间协同育人是通过学科交叉、专业渗透,实现学科专业间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为学生提供跨学科、跨专业的系统教育。在实践中,我们注重突出学科专业与产业的对接,积极对接德州市十大产业体系,加大应用型学科专业建设力度,找准突破点,打破学科壁垒,实施跨学科协同育人,例如,将物理学、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学科相关资源优化配置,依托山东省重点实验室和重点学科,成立德州学院生物物理实验教学中心,在山东省首次开设生物物理学、生物信息学等一批极具前瞻力的特色课程及实验体系。夯实着力点,构建“平台+模块”培养体系,实施跨专业协同育人,根据同一学科不同专业基础课程相互贯通的结构特征,按照创新性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识教育,立足公共基础教育课程模块,强调夯实文化基础,兼顾文理交叉、拓展文化视野;专业教育,立足专业基础教育课程模块,强调打牢专业基础,培养学生专业素养;职业教育,立足专业教育课程模块,强调突出专业方向,培养学生职业素质;个性发展教育,立足双专业、双学位和辅修专业单门课程模块,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开展辅修、双学位人才培养工作,跨专业协同培养复合型人才。

 

 

 

 

 

 

 

 

 

 

李保海书记与中科院施蕴瑜院士

为德州市生物物理技术与生物制造协同创新中心揭牌

 

二是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德州学院在与企业合作办学过程中探索出了以“三结合”、“三紧跟”、“六共同” 为核心内容的“三、三、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方式。充分发挥协同育人合作双方的互补优势,找准利益共同点,实现成果共享,互惠共赢;确立科学合理、利益共享的长效合作机制,建立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适应建设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机制的需要,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校企合作协同育人与服务地方工作结合起来,赋予协同育人更加丰富的内涵和更强的生命活力。2013年,学校承担并完成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11项,其中3项获研究成果一等奖,3项获研究成果二等奖,5项获研究成果三等奖;非织造材料专业获批山东省企校共建工科专业建设项目,获得省财政企校共建工科专业专项经费60万元。学校连年被评为“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工作先进单位”和“优秀科研成果先进单位”。

 

 

 

 

 

 

 

 

 

 

 

 

 

“三、三、六”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图

三是校校合作协同育人。德州学院采用与国内外高校交流、合作办学、互派教师访学等方式,同国内外40余所高校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师资共享、学生交流等方面开展合作,建立协作关系,将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及国际化的理念融入到教学、科研、管理的各个层面,协作培养了一批具有跨校学习经历、海外留学经历、国际化视野和文化沟通能力及认同的高层次人才。尤其是在国际化合作协同中,从“单纯的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到“用国际化视野观照学校发展”,国际化协同育人内涵得到拓展和升华;从“科学规划实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到“让国际化育人成果惠及更多师生”,国际化协同育人之路愈加宽广顺畅;从“教育文化输入”到“输入与输出融合并举”,国际化协同育人职能得到丰富与发展。

 

 

美国斯坦福大学Greg Hamm      法国高等经济与商业研究学院

副教授到德州学院访问        阿尔卑斯萨瓦分校来校访问

 

 

新西兰黑斯廷斯市代表团来访   波兰罗兹工业大学代表团来访

 

德州学院2011级中俄班      2013年“俄罗斯艺术大师班”

44名学生赴俄罗斯学习            结业汇报表演

 

四是德育工作协同育人。德州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04]16号文件和全国、全省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系列会议精神,形成了全员育人、全方位育人、全过程育人的德育工作新格局。构建多元协同德育机制,落实“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注重理念引领、注重制度建设、注重队伍建设、注重全程育人;实施多元协同德育举措,拓展德育育人途径,注重“两课”教学与公民素质教育协同、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注重学校、社会、家庭协同。

五是心理健康协同育人。学校通过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加强队伍建设和过程管理、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等途径,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取得显著成绩。加强教育内容的协同,丰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加强实施途径的协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加强人员的协同,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加强教育活动的协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效;加强教育环境的协同,创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条件。

六是部门联动协同育人。德州学院注重教学管理部门、学生管理部门与教学单位之间的协调联动,逐渐形成了“校内部门联动”协同育人的“五合”机制:工作定位在差异中实现调合,形成“校内部门联动”协同育人理念;工作目标在多样中实现聚合,优化“校内部门联动”协同育人目标;工作职能在互补中实现结合,完善“校内部门联动”协同育人职能;工作队伍在分层中实现联合,打造“校内部门联动”协同育人队伍;工作资源在协调中实现整合,细化“校内部门联动”协同育人举措。

七、问题及措施

(一)问题

1.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相对不足。学校办学经费增长与着力提高教学质量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条件还需进一步改善,部分实验室建设还需加大投资力度。

2.高质量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相对不足。与兄弟院校相比,学校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偏少,目前还缺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3.应用型师资相对不足。目前,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结构、素质、发展趋势较好,但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不够,教师的实践能力整体偏弱。

(二)措施

1.着力改善办学条件。争取多方财政支持,加大教学资金投入。坚持办学资源优先向学生倾斜,着力促进学生学习、生活条件的改善,着力提升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满意度。按照“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集成建设,开放共享”的原则,加强骨干学科教学实验平台、公共基础教学实验平台、学生创新实验实训平台、重点学科服务平台的内涵建设。

2.加大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建设力度。重点研究课堂教学,大力倡导研究型教学。实施“精品课程”提升与培育计划,推进精品课程和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注重长效培养,扎实推进特色专业、教学团队、资源平台等项目建设,力争在省级以上本科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中取得新突破。充分发挥质量工程项目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不断提升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3.加大应用型师资队伍建设力度。成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出台《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意见》,选派更多的年轻教师到企业接受培养和锻炼,从企事业单位聘任学校需要的优秀人才,大力提升教师队伍的实践能力。

 

 

 

 

 


 

关闭窗口